Transitional Ediacaran-Cambrian small shelly fossils reported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是后生动物演化的重要阶段。很多研究显示,在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处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生物绝灭事件,导致几乎没有埃迪卡拉纪的生物延续到寒武纪早期。近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杨犇博士等首次发现了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界线处存在过渡性化石群,该化石群见于华南云南东部和陕西南部地区以及哈萨克斯坦的Maly Karatau地区。
该生物群既包含典型的埃迪卡拉纪的生物,如Cloudina等管状生物,也含有大量的寒武纪早期的小壳生物,如protoconodonts,anabaritids,siphogonuchitids等。新的发现表明,埃迪卡拉纪典型生物Cloudinids (Cloudina 和新属种 Rajatubulus gen. nov.) 延续到了寒武纪早期。基于新的发现,杨犇博士等在寒武系最下部建立了一个新的生物亚带Ganloudina symmetrica– Rugatotheca typica Interval Subzone,该亚带所在地层以往被认为是寒武纪最早的小壳生物带 (Anabarites trisulcatus– Protohertzina anabarica 组合带)之下。这一成果为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的界线的重新修订提供了重要的化石依据。同时,新的发现也显示出埃迪卡拉纪-寒武纪界线处的生物大灭绝规模可能比以前所认识的要小,埃迪卡拉纪和寒武纪生物群的演变并非是突变性转换,因此,该发现为进一步理解和探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1. 华南与哈萨克斯坦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性化石组合,化石发现于寒武系底部,包括典型小壳化石与Cloudina hartmannae (D-F), Rajatubulus gen. nov. (G)。A, B,云南待补段底部。C-F,陕西宽川铺组下部。G, H, 哈萨克斯坦。 Fig. 2 代表性埃迪卡拉纪和寒武纪早期化石延限示意图。灰色区域表示本次过渡性化石组合的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