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
Key Laboratory of Stratigraphy and Palaeontology,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陈辉明中文简历2018

陈辉明


女,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E-mail: chuiming666@aliyun.com


 

教育经历:

1983/09-1987/06  武汉地质学院 地质系 地质学专业 学士

工作经历:

1987/07-1991/12,湖南区调队,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1992/01-2000/6,湖南区调队,从事地层古生物工作;

2000/07-2007/11,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从事地层古生物研究工作;

2007/12-至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地层古生物研究工作。

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及人才计划项目情况:

1、主持:《杨子东南缘中生代主要盆地孢粉化石的对比调查》地质调查项目。

2、主持:《湖南汝城盆地原定中侏罗世地层时代的重新厘定》地科院基金项目,

3、主持:《西藏措勤盆地坚扎弄组和敌布错组微古植物群研究》所长基金项目。

4、主持:《我国华南孢粉植物地理亚区晚三叠世—侏罗纪孢粉植物的研究》地科院重点开放实验室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5、参加《杨子东南缘中生代盆地充填序列及构造成矿事件研究》地质调查项目,承担项目中的古生代地层部分的研究工作。

6、参加《钦杭成矿带西南段及邻区古特提斯造山过程及成矿地质背景调查研究》地质调查项目,承担其中的相关地层的研究工作。

7、参加《甘豫两省恐龙化石及相关地层研究》自然基金项目,承担其中的孢粉化石的鉴定及相关地层的研究工作。

8、参加《峡东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疑源类生物地层及国际对比》自然基金项目,参加其中的相关地层的研究工作。

9、参加《古生物化石数据库》地质调查项目,负责子课题《中生代孢粉化石数据库》

10、参加《云南省富宁皈朝幅、洞波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 》地质调查项目,负责其中的相关地层古生物的调查工作。

11、参加1:5万桂东幅、沙田幅,樟树港幅、新市幅、金井幅、铜盆寺幅,罗家桥幅、阳嘉洲幅项共8个图幅的地质调查项目。

12、参加《长江三峡地区震旦系—侏罗系多重地层划分与海平面升降事件》;

13、参加《中国震旦系及显生宙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及其时限研究》;

14、参加《中国各系多重地层划分对比表及说明书》,承担侏罗系部分编写工作;

15、参加《中国古大陆环境变化及年代、生物、层序、事件、化学和构造地层响应》项目,承担《华南非海相早、中侏罗世年代地层单位界线的综合研究》课题的中生代地层及孢粉化石的研究工作;

16、参加《关岭生物群》项目,负责海参微体化石的研究;

17、参加《宜昌黄花场剖面——全球中/下奥陶统界线层型候选剖面》工作,负责疑源类化石研究,此层型剖面被国际奥陶系地层分会批准为全球中/下奥陶统和第三个阶界线层型(GSSP, 即“金钉子”);

18、参加 《中南地区基础地质综合研究》项目,承担其中的中生代地层、岩相古地理研究;

19、参加《中上扬子海相含油气盆地分析与油气成藏条件综合调查评价》项目;




代表性研究成果:

主要发表论文19篇,第一作者8篇(核心刊物7篇);主要完成技术著作、技术报告16份。主要代表作有:

1.陈辉明,孟繁松,张振来.鄂西秭归盆地下侏罗统香溪组新层型剖面研究,地层学杂志,2002,26(3),187-192

2.陈辉明,张振来.湖北秭归盆地中侏罗世泄滩组孢粉组合,微体古生物学报,2002,19(3), 301-308

3.陈辉明,张振来.湖北秭归泄滩沙镇溪组底部轮藻化石的发现,华南地质与矿产,2003(3),54-59

4.陈辉明,陈立德,汪啸风等.贵州关岭地区中—上三叠统海参骨片化石的首次发现,地质通报,2003,22(4) ,  266-270

5.陈辉明,张振来.湖北秭归盆地中侏罗世陈家湾组孢粉组合的发现及其意义,微体古生物学报,2004,21(2) ,199-208

6.陈辉明. 饥饿之美——海参,见《关岭生物群——探索两亿年前海洋生物世界奥秘的窗口》专著,地质出版社,2004, 57-62

7.陈辉明,马铁球.湖南汝城盆地原定中侏罗世地层发现早白垩世孢粉组合,《地质通报》2016,35(12),1985-1989